掌握浊度检测的技巧,一步到位
浊度检测是水质检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,通过测量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浓度,进一步揭示水质的状况。本文与您分享浊度测量原理、方法和注意事项。
原理:
浊度的本质是指水中各种悬浮物质对光线的散射和吸收作用。因此,测定浊度的过程就是根据水的浑浊程度来反映悬浮物质的浓度。常见的浊度检测方法有三种,分别是比色法、光散射法和透射法。
其中,比色法是根据待检水样和标准浊度液体的颜色深浅来计算浊度值,适合于浊度小于或等于1000NTU的水质样品;现在市场上很多水质测定仪都有浊度检测功能,无需检测试剂,水样放入仪器内即可读数,如迪特西D50多参数水质测定仪、T50水质测定仪等。散射法是通过比较散射光和透射光的强度差异来测定浊度,适合于浊度在0.1~100NTU范围内的水质样品;透射法则是通过测定水样中透过的光线强度,通过校准透射率和浊度之间的关系来推算浊度值。
方法:
1.取样前,应先进行洗手并戴上手套,以防止手部被污染。
2.测量:将一定量的水样倒入浊度计中,按照测量方法操作,得到浊度数值。
3.记录方法:将测量结果详细填写至相应的记录表格,包括测量的时间、地点、样品来源等相关信息。
注意事项:
1.应当对样品进行完全随机的抽取,并且在采集后尽快进行测量,以避免水质受到污染和变化。
2.在进行测量时,要严格遵守操作步骤,以防误差的发生;
3.在进行测量之前,需要对浊度计进行校准,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
넶浏览量:120